網路識讀策略
網路識讀能力的提升是刻不容緩的議題,個人唯有提升自身的網路識讀能力,才能在面對不精確、扭曲、謠傳、偽造的網路資訊時,能夠不受誤導影響,藉由質疑、挑戰、反省與批判,得以深入而有效地獲得適切的資訊與知識。以下介紹一些方法或策略,作為面對網路資訊時可參考的依據。
5W思考法
- Who:這個網頁是誰寫的?他們是否為專家?是否有作者的簡介?
- What:這個網站的目的為何?網站內容是什麼?
- When:這個網站何時架構的?最近是否有更新?
- Where:這個資訊來源為何?可否找到這個網站的出版者或贊助商?
- Why:經過上面四個步驟後,只是確定資訊是可信的。接著網路使用者可進一步確認此資訊內容是否是自己想要的?資訊內容是否確實對自己有用?可否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?
CRAAP test
- Currency時效性:
這個資訊是何時被寫成或是被記錄的?在過去,這個資訊是否曾被更新?資訊出處的年代是否太久遠,是否還值得信賴?
- Relevance關聯性:
所搜尋的資訊與真正的需求之間有何關聯性?這些資料是否太專業、太技術性而難以理解?或者其內容是否太簡化而不適合使用?
- Authority權威性:
誰寫出這篇文章?他們有資格這樣做嗎?例如,如果這是一篇跟健康相關的文章,作者是否為醫療界的圈外人?如果是,為什麼呢?
- Accuracy準確性:
你如何知道這個資訊來源是正確的?你有透過任何方式查證資訊的可信度嗎?資料中是否有錯別字等小錯誤?這篇資訊有註明其引用的資料來源嗎?(如果只是寫「近期研究指出」則不算在內)。
- Purpose目的性:
誰製造這些資訊?其目的為何?
資料來源:https://eteacher.edu.tw/Package.aspx?id=4
全球網路安全日 (Safer Internet Day,簡稱 SID)於每年 2月的第二週的星期二舉行,今年活動標語為「 Together for a better internet!!」,請 共同響應,共同在創造 一個更好、更安全的網路世界(活
動網址: https://www.webwise.ie/saferinternetday/)。